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20周年暨国际儿童图书日,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于4月2日推出“始于想象,绽放无边 国际儿童图书日”主题阅读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延续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课后服务330工程”的惠民举措,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浸润课程,为青少年打造放学后的精神成长空间。

作为该馆课后延迟服务的重要组成,本次活动特别安排在周三下午16:30-18:00时段,精准对接学校放学时间,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实际需求。23组8-12岁青少年家庭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开启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活动以《西游记》《神笔马良》等本土经典与安徒生童话的对照解读为轴线,通过“童话的异域同天”“隐喻密码破译”“现实与浪漫的交织”三大模块,培养青少年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据悉,近年来,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持续深化课后服务内涵,除常规课业辅导外,已形成“名著导读”“美育教育”“创客空间”等六大特色课程体系。本次特邀主讲人翟书品作为学而思培优北京分校语文学科负责人,凭借9年教学经验,创新运用“三维阅读法”,帮助青少年建立文本细读、文化比较、现实映照的立体认知框架。这种将经典阅读与思维训练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正是公共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实践。
在服务设计上,活动特别设置亲子共读环节,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解析《丑小鸭》《小红帽》等经典篇章的隐喻系统,搭建代际沟通的文学桥梁。同时配备专业导读手册,延伸开展21天家庭阅读打卡计划,真正实现“一次活动,持续影响”的服务效能。
西城区青少年儿童馆馆长安欣介绍:“作为青少年课后服务基地,我们年均开展延时服务三百余场,服务读者超1.5万人次。本次童话主题活动的预约通道已通过官方平台开放,市民可以在少儿馆公众号获取包含分级书单、互动游戏包在内的数字资源。”安欣表示,未来图书馆将持续优化“课程资源库+数字云平台+实体空间”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让课后时光成为滋养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沃土。
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学经典的现代诠释,更是公共文化机构深化教育服务的有益探索。通过构建家庭、学校、图书馆联动的育人生态,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正以创新实践回应“双减”政策下的社会期待,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文化动能。(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