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再次发布类家庭爱心父母招募信息,继续面向社会招募爱心父母来照顾院内的孤残儿童。
2013年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在儿童福利中心推广“类家庭”养育模式,孤残儿童除了获得院内专业的康复、特教、医疗、养育服务,还与面向社会招募的爱心父母组建“类家庭”。在充满爱的小家里,爱心父母负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照料、情感陪伴和教育引导,让他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目前,院内共有9户类家庭,36名儿童在爱心父母的陪伴下快乐成长,所有儿童均在院内特教班级和保教康融合区参与日常教育和康复活动。
来自东北的王正奇、牛延霞夫妇是“月亮湾”104室的一对爱心夫妻。2019年年底,他们从东北来到苏州,得知市社会福利总院在招募“类家庭”的家长就报了名。经过面试、体检等环节,成功应聘成为儿童福利中心“类家庭”的爱心父母。“我们喜欢小孩,而且家里人也挺支持的。”牛延霞说。2020年元旦,夫妻二人正式在104室安家,开启了“六口之家”的生活。他们照顾的4个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和智力残疾。5年多时间里,牛延霞白天买菜烧饭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美食,晚上跟外出打工归来的丈夫一起陪孩子聊天、做游戏,听孩子们讲述课堂上发生的有趣故事,日子过得简单幸福。
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为“类家庭”免费提供院内三居室套房,每对类家庭中,母亲负责孩子日常起居,父亲可以白天外出工作,院方给予每户类家庭适当补贴。院方对爱心父母的户籍、学历、年龄要求都很宽泛,不限户籍、年龄30至60周岁、初中及以上文化。最重要的条件是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为使“类家庭”养育更加专业规范,儿福中心配备专业的社工、康复师、特教老师和医生,为类家庭提供育儿指导、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方面支持,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中心定期举办内部培训活动,并邀请教育专家、康复专家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培训,以支持爱心父母的专业成长。
“类家庭”项目开展以来,市社会福利总院已先后招募29对社会爱心父母,共有近百名机构内儿童在“类家庭”项目中受益,其中有18名儿童被领养回归正常家庭,7名儿童在院外特教学校、普通小学就读。最长的爱心父母从2016年8月服务至今。
去年10月,由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主持起草的《儿童福利机构类家庭服务规范》在2024年10月正式发布实施,为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类家庭服务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和依据,有力推动了服务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苏报融媒记者 林琳/文)
相关链接:
“类家庭”招募咨询电话:0512-65891569,65336869(周一至周五 8:30-12:00,13:00-16:30)
联系人:樊老师、平老师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新福路700号
携手同行:让爱传递下去
类家庭项目为孤残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家,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孤残儿童,积极参与到类家庭项目中来,用爱与责任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