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分类有很多很多种,虚构和非虚构,文学和非文学,工具书和故事书,科幻、古典、悲剧、喜剧、剧本等等。
每一种分类的背后,都是基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如何给内容定义,决定了我们如何分类。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启发的分类,它不是从书本身,而是从“阅读”这种行为背后的脑神经原理出发。
阅读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儿,人类进化过程中就没有给大脑留这块功能。
毕竟,人类大脑快速进化那几百万年,文字都没出现呢!
既然没有这个功能,我们是如何学会阅读的呢?
就像一个企业面临了一个新项目,临时从各个团队里抽调一个人,组成一个专项组一样,阅读也是这么来的。
我们大脑会根据不同的内容,调取不同的组块,来完成这次阅读任务。
根据调取的组块不同,就可以把阅读总结出三种模式——分析式、叙事式、还有整体感知式。
分析式,是基于规则和理性来思考的方式,大脑面对复杂问题时,倾向于采用这个组块。
你阅读论文,阅读高深的教科书时,大脑调用的就是这个功能版块。
叙事式,是基于情境来思考,时间线和因果线很重要,我们都在听故事,路过一家咖啡店,你会想起来朋友说想喝咖啡,故事和故事的连接,启发了你的情感流动。
一般我们读小说的时候,调用的就是这个大脑功能版块。
整体式,是情感和情绪一起调用,也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系统1,这里没有理性和意识,大脑下意识完成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感性。
当我们读一些诗歌和优美的散文时,读一些排比金句时,调用的就是这个功能。
这三种大脑的运行模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我们既然不能用一个方法读所有的书,那么我们何不先弄清楚这本书属于什么类型呢?
基于这三种认知模式,我们就可以把书分成信息型、叙事型和美感型。
信息型,侧重内容和逻辑,科普作品,学术专著,我们读的时候就需要关注侧重点,观点和理论模型,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叙事型,侧重事件的序列结构,小说,传记,我们读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朋友在给你娓娓道来一个故事。这时候你侧重的就是事件和冲突上,作者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下一步还会发生什么?
美感型,侧重形式和风格,诗歌散文就是这一类作品,我们阅读它们时候就像沉浸在大自然里,体会优美的风景,这时候侧重点会放在语句和修辞的妙处上,还有哪些意象会相关?
这三类书,分别对于我们有不同的要求,时间上,心境上,体会和收获上都会不一样。
信息型,需要你的专注,也需要你付出时间,才能有所收获,故事型相对好一些,反而是最通用的书,受众广,限制也少,而美感类的书籍,又会对一个人的文学积累有所要求。
所以看书的关键是选书,选书的关键是先判断出你要什么,这本书是不是你要的,值不值得你排遣大脑的某个模块去工作。
如何判断和选书呢?一个老技巧——跳读,或者说取样阅读。
就是随机选取几章节,随机翻开看一看,是属于什么类型,内容含金量高不高,是不是读得下去?
这个和经典的68页读书法一样,不管什么书,随机打开68页,它的质量决定了这本书的平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