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开屏策划|这届云南节日太卷!泼水节刚结束,它们申请加入群聊……

没有谁可以天天过节

但云南人除外

近日

当外地朋友还在

回味泼水节水枪互扫的激烈战况

云南的小伙伴已经准备

抄起锅底灰

火速奔向“摸你黑”狂欢节

是的

你没看错

云南又双叒叕进入过节模式啦

对此

不少外地网友狠狠破防

“不是,你们云南人到底有多少节啊?”

“云南的人不用上班吗?”

对此

有问必答的云南网友则贴心回复

“过不完,根本过不完”

“过节喜无事,谋欢要及辰。”

节日

不仅是承载民俗文化的符号

更是忙碌的人们滋养精神的乌托邦

作为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在云南

白族三月街、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

……

大小传统节庆

时间几乎贯穿全年

将这片土地的浪漫多姿

演绎得可感可及

什么?!

还在为没赶上泼水节懊恼

莫慌!

云南的节庆狂欢

从来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接下来几个月的精彩

更让人目不暇接

☟☟☟

5月

『摸你黑狂欢节』

图源:云南发布

飞舞的泥浆送上祝福,沸腾的人群恣意狂欢。每年5月在临沧沧源,一场“抛弃烦恼、释放激情、穿越时空、回归本真”的“摸你黑”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与各族群众共享狂欢。

“摸你黑”狂欢节,来源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祈福求平安的习俗,狂欢节上的涂料则是用纯天然药物“娘布洛”配制而成。

狂欢现场,人们踏着欢快的节拍,泥浆在肢体间翻飞,每一次触碰都是在传递祝福:“摸”给老人健康长寿,“摸”给姑娘小伙爱情美满,“摸”给小孩茁壮成长。抹黑满脸,代表开心相伴、快乐永久;抹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在这里,黢黑的脸庞成为最时髦的妆容,泥浆的轨迹记录着陌生人相视而笑的默契。

『墨江国际双胞胎节』

普洱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有“哈尼之乡”的美名。这里,是太阳转身的地方,有“回归之城”之美称;这里,双胞胎占比达8.7%,有“双胞之家”的美誉。

图源:普洱发布

每年5月,当地举办的“双胞胎节”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对双胞胎、多胞胎,与当地数万名各族群众、游客欢聚于此。大家一起领略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享受当地的饕餮盛宴、邂逅墨江的生态天堂。

『青苗节』

图源:云南发布

5月的临沧耿马,暖风吹拂大地,带来绿草的清香和秧苗的絮语,万物都在期待着繁茂的开始。

图源:云南发布

青苗节,佤语叫“沃冷吉”或“段冷吉”,是耿马佤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不仅承载着佤族人民对风调雨顺的虔诚祈愿,更镌刻着春种秋收的轮回密码。

图源:今日临沧

依照传统习俗,青苗节一般热闹三天。节庆首日如春节般热闹,村村寨寨的佤族群众身着传统服饰,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忙活着打扫水井、接水槽、饮水酒、煮鸡肉烂饭,吹起芦笙打起歌,欢聚一堂。

6月

『矻扎扎节』

图源:红河文旅

“矻扎扎”又名“库扎扎”或“苦扎扎”,又有“六月年”之称,是哈尼族人民祈求丰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场盛大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稻谷扬花吐穗时举行。

图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六月年”意味着进入了每一年的年中,是农业生产从春播春插节令转入中耕管理节令的过渡点,节日一般为期三至五天。

图源:红河文旅

节日期间,翠绿的梯田映着绚丽的民族服饰,长街宴香伴着棕扇舞,青年串寨对歌传情,尽显哈尼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2021年,矻扎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格里拉赛马节』

香格里拉赛马节是传统“中甸五月赛马会”的延续,是香格里拉地区各族人民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五凤山麓草甸化身骏马竞技场,康巴汉子策马扬鞭,马蹄声与欢呼声震撼雪域。除传统赛马、射箭、摔跤外,还有弦子音乐节、锅庄舞等非遗展演,酥油茶与青稞酒香飘满草原帐篷。

热闹欢腾的赛马节,为香格里拉开启了夏天最美的模式。多样的民俗风情,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混合成了绚丽的色彩,勾勒出香格里拉独特的美。

『普米族情人节』

图源:云南发布

普米族情人节,又称“东方情人节”,源于云南怒江兰坪,是农历五月初五的浪漫注脚。

图源:云南发布

相传元朝土司为促民族通婚,设“情人坝”供青年以山歌传情。节日期间,普米、傈僳、纳西等族男女盛装聚于草甸,对歌起舞,弦音与溪流共鸣,情歌伴篝火缠绵。

图源:云南发布

除了徒步赛与祭祀,情侣们还互赠山花,共饮咂酒,情愫在舞蹈中升温。此节不仅承袭了自由婚恋的传统,更成为了民族交融的纽带。

7至8月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平安的方式,也是彝族人民展示自己独特风俗、艺术、信仰和情感的舞台。

每年的火把节之夜,彝族人民都会在同一地域庆祝,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人人燃起火把,手拉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在这期间,你可以看到火光照亮的欢乐场景,也可以听到动人心弦的传说故事,更可以感受到人间最美的情感。

『花脸节』

“喜地乐天佳节欢,琴弦千抱万人跳。黑神花脸兆丰年,狂舞长龙入史篇。”每年7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彝族群众就会迎来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花脸节,吸引上万游客纵情狂欢。

远古的彝族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脸节便由此而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发展,丘北县“花脸节”已经成为了民族团结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名片。

『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千年传承的民俗盛典,每年农历七月末在云南剑川石宝山举行。

歌会期间,滇西白族群众汇聚山间,弹三弦对歌传情,青年男女借此觅知音,老者咏调寄吉祥。除赛歌外,还有朝拜本主等信仰活动,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2008年,石宝山歌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万人对歌、白曲盈谷”的盛况,不仅传承了白族歌谣艺术,更成为民族情感交流的桥梁,吸引八方游客共赏“白族歌城”的魅力和声韵。

9月

『佤族新米节』

图源:沧源融媒

佤族新米节,源于对“谷神”的信仰,是佤族感恩丰收、祈福来年的盛典。

图源:沧源融媒

每年农历八月十四(部分地区由稻谷成熟时间而定),云南沧源、西盟等地佤族群众齐聚,采新谷、祭谷神,以舂新米、喝佤族水酒、跳木鼓舞等传统仪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入夜,男女老少牵手踏歌,通宵狂欢。节日期间,全寨青年修路架桥,妇女修补谷仓,孩童河中戏水,展现佤族勤劳智慧与乐观豁达。

10至11月

『哈尼“十月年”』

哈尼“十月年”,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是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启幕的盛大节庆。

作为哈尼族“十月历”新年,这个节日承载了丰收的喜悦与辞旧迎新的愿景,堪称哈尼族的“春节”。

节庆期间,红河等地哈尼村寨家家舂糯米粑、酿焖锅酒,户户杀猪宰鸡。其中,最具特色的“长街宴”,数百桌宴席沿村道绵延,全族人共享美食、互敬祝福。作为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十月年”承载着哈尼族万物有灵的生态观、团结互助的村社文化,以及四季轮回的时序智慧。

12月

『阔时节』

图源:云南发布(蜂玉程 摄)

“阔时”为傈僳语,“阔”即是年,“时”意为新,“阔时”则是新年。“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农历的春节(正月初一)。由于各地的习惯和历法略有不同,过节时间有前后差异,基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间。

节日期间,怒江等地的活动丰富多元,射弩、对歌、荡秋千展现民族风情,“上刀山、下火海”彰显勇敢精神,“千人连心酒”象征团结和谐。阔时节不仅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彝族年』

图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的意思就是彝族新年,是彝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

图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彝族年源于世界上最古老历法之一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与汉族的春节一样,都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其中,楚雄彝族年通常在冬至前后,节日期间,彝族同胞们用长达数日的狂欢,来庆贺丰收的喜悦,同时祈福来年吉祥安康。2011年,彝族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小贴士:云南节庆多按农历或民族历法举办,具体日期需参考当年公布信息,建议提前关注当地文旅通知,体验最地道的节日氛围。)

当然啦

以上的节日

只是云南众多节日里的冰山一角

从泼水节的清凉到火把节的炽热

从摸你黑的祝福到阔时节的狂欢

云南的每一天

都在上演着文化的奇迹

而免签政策的实施

则让这场节日的盛宴不再遥远

无论你是东盟近邻,还是欧美远客

都可以来云南

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

云南

正以365天的热情向世界告白

这里的生活

既是诗,也是远方

而你

准备好来体验了吗?

统筹 陈洁

开屏新闻记者 何丹 整理报道

部分内容综合自云南发布、云南新闻、今日临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沧源融媒、怒江融媒、网友评论等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