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滨城的天空如洗,海风带着淡淡的咸香与温暖,轻拂过每一寸土地。20日下午,沙河口区作家协会携手大连民族大学新闻系学生,在黑石礁至星海公园的三千米海岸线上,共同书写了“数字时代的人文探索”这一壮丽篇章。
黑石礁地质公园,一个承载着七亿年沧桑巨变与百年渔村文化的地方,成为了此次活动的起点。海风轻拂,玄武岩群在夕阳下更显古朴与神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作家们漫步其间,耳畔回荡着《渔光曲》的悠扬旋律,安娥笔下的渔舟唱晚似乎穿越时空,与眼前的景象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共鸣。
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沙河口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和平即兴创作了《黑石礁咏怀》这首七律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而与此同时,AI写作系统也不甘落后,在采风者的操作下即时生成了一首现代诗,与李和平的作品形成了奇妙的互文。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创新,在这一刻完美交融,共同谱写了文学与AI的和谐乐章。
随后,一行人移步至星海公园,木质栈道蜿蜒曲折,连接着古老的星石传说与繁华的都市霓虹。大连民族大学新闻系的学子们用4K设备记录下了这一珍贵时刻。他们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仿佛是在重写海岸线的故事。AI技术的加入,让文学创作变得更加多元与生动,新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文学的面貌。
夜幕降临,海风轻拂,浪花依旧拍打着礁石,仿佛在为这场文学盛宴奏响最后的乐章。作家们的剪影与AI生成的诗句投影在星海的流光中,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卷。这场发生在陆海之交的文学采风活动,不仅展现了文化根脉与数字浪潮的碰撞与交融,更激发了人类对永恒诗意的追求与思考。
据悉,此次采风活动的成果将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呈现给公众,黑石礁、星海和马栏河的传说也将通过现代手段进行影像化制作,演绎为可观可感的城市叙事诗。
李婉容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任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