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2日讯(通讯员 王浩 孙旭玮)为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广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简称“两状”)的工作要求,规范审理流程,保障诉讼权利,4月8日上午,海阳市司法局联合海阳市人民法院召开“两状”示范文本应用工作推进座谈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法院系统,包括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表共27人参加,共商诉讼服务提质增效新路径。
政策解读明方向,司法协同聚共识
座谈会上,海阳市法院立案庭庭长石宝林围绕“两状”示范文本的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及海阳市法院前期实践情况进行详细解读。随后,市司法局相关负责同志结合职能定位,重点阐述了“两状”示范文本在规范群众诉讼行为、降低诉讼门槛、提升解纷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将示范文本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实务交流破难题,精准对接强服务
在交流环节,司法局工作人员与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代表聚焦“两状”示范文本应用中的痛点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切实解决如何提高群众使用率、保障文书规范性等问题,推动将示范文本转化为“接地气”的普法产品,从源头提升诉讼材料质量。
锚定目标抓落实,司法为民出实招
海阳市司法局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从三方面推进“两状”示范文本落地见效。
一是织密宣传网络,打造“指尖诉讼指南”。依托海阳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载体,提供“两状”示范文本模板下载、常见问题解答等“一站式”服务。
二是深化行业协作,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监督指导,推动法律从业者主动引导当事人规范使用文本,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服务”。
三是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最后一公里”。引导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值班室,为当事人提供文书撰写指导服务,方便人民群众后续聚焦诉讼请求、争议问题、事实理由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诉讼材料,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下一步,海阳市司法局将持续强化“两状”示范文本宣传推广,以更实举措提升群众诉讼体验,以更高标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责编: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