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珩
4月10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卫生健康信息学会主办的 2025“健康中国巴渝行”前沿医学与健康科普大会举行,来自全国卫生健康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医疗机构负责人及行业代表,围绕“AI驱动数字健康创新与实践”主题,进行政策解读、学术分享与场景化实践。
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石任重在致辞中表示,目前AI技术已渗透到医疗服务的全场景。“我们期待通过AI技术的赋能,能够实现三个新突破:一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构建智慧健康管理体系,三是创新健康科普模式。”

在主旨演讲中,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方平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医疗新范式”为题,生动描绘了AI重构医疗流程的图景:“从影像识别到基因分析,AI算法可将早期肺癌筛查准确率提升至98%,并在30秒内生成个性化化疗方案。技术的突破,正在让‘精准医疗’从理想照进现实。”现场,他还展示了DeepSeek大模型在癌症早筛中的临床验证数据。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段然教授提到,在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中,该院联合技术团队攻克医疗数据脱敏、异构系统兼容、低延时响应三大难题,实现三甲医院万亿级病历数据的合规化训练。“现在,AI辅助诊断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真正满足临床实时需求。”段然说。
在技术应用专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杜建霖教授带来了“宽仁慢病通AI管理平台”的开发故事。他展示了一组数据:平台上线一年内,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从43%提升至67%,AI通过分析血糖趋势、饮食记录等数据,为患者定制动态干预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宣传科负责人胡悦建讲述了“数字医生下乡记”的故事,据介绍,该院“500+智能医生数字体”已覆盖全区村卫生室,日均处理咨询超2000次。
在备受关注的算力建设环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海东教授还展示了“人工智能辅助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影像、病理、基因数据,为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推动多学科会诊效率提升。
“本次大会通过14场主题演讲与案例分享,呈现了AI在医共体建设、慢病管理、基层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川渝乃至全国数字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原稿点击>>
让医疗更“智慧” 这场前沿医学大会在渝举行-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