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每个孩子启蒙都学,小学课本也学,如雷贯耳。一如李白的浪漫情怀,把庐山瀑布写得出神入化。
日照香炉峰,因有瀑布飞溅水花散射阳光,紫烟冉冉。远远望去瀑布就挂在前川。这是写静,写实。
后面写动,写虚。飞流直下,气势磅礴。三千尺,艺术夸张,可见壮丽恢宏。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丰富,浪漫瑰丽。
因有以上理解,庐山瀑布是一定要去的,到了景点,往下走若干台阶,一路听雷声轰鸣。真到了谷底,抬头仰望,水花四溅,确实气势汹汹。此时一定要念着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路蹒跚的辛苦会消减不少。
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游庐山后所写,诗中有画,画中有哲理。1084年,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途中,与友人同游庐山,有感而发。庐山风景瑰丽,远近高低风景各异,换个角度,一样壮丽。
人生何不如此,跳出圈外,重新审视,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写就是苏轼,豁达,乐观。
三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歭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读毛主席的诗词,总让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这首诗写于1959年7月1日,主席登山为了召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登临纵目,有感于江山如此多娇,挥笔成赋。
主席所立之高、眼界之宽、思想之宏远,前无古人!
开篇,一山飞歭大江边。不是写一条瀑布,一峦山峰,而是整个庐山,囊括全山大景。大江,就是长江,浩浩荡荡几千里,庐山飞歭临江边。飞歭,多么贴切,山的雄壮动感跃然而出。
跃上葱茏四百旋。1952年庐山建了盘山公路,全长35公里,盘旋崇山峻岭间,约400个转弯道。葱茏,写出庐山青翠秀丽。
颔联和颈联四句分别从南北西东着笔,写出了庐山的地理位置,气势如虹。
向南望,冷眼向洋看世界。南边是大海,海那边是资本主义国家,冷静而轻蔑,横扫一切反动派和帝国主义。
向北望,九江大地,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劳动英雄们抓生产,建家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向西望,云横九派,雾浮黄鹤,沿着长江,主席遥想到了武汉,及长江的九派流域,祖国河山均在博大心胸。
向东望,波浪滚滚,直下三吴。三吴,江浙一带。起白烟,江南风景如画,烟雨朦胧,民生兴旺。主席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读者的共鸣。
尾联:回到九江,陶令去了哪里呢?这是你的故乡,是去桃花源耕种了吗?
从四海云水,五洲风雷的辽阔回到浪漫的发问,其实主席把伟大祖国比拟成新时代的桃花源,人人可耕田,人人都安居乐业!
读完了三首庐山诗词,李白的诗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苏轼提醒我们换位思考,周全思维。毛主席给予我们斗志,爱祖国河山,共建美好家园!